5月16日下午,上海外国语大学梁锡江教授应邀做客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2024年第6期“洪楼译坛”,为全院师生作题为“十八世纪德国东方学的创生”的学术报告。讲座由德语系主任包汉毅主持。

讲座伊始,梁锡江教授以萨义德的著作《东方学》引入,结合18世纪德国的社会背景,鞭辟入里的分析了德国东方学的起源。他指出,德国东方学正是从新教神学萌芽与起步的,并在圣经诠释学与语文学、历史主义和诗学等研究的推动下,形成了迥异于英法两国的鲜明特色。
之后,梁锡江教授从圣经诠释学与语文学批判、启蒙思想与历史主义、圣经诗学与“异化”翻译三个维度,以《圣经》为学术线索,通过丰富的史料、细致的阐述、严谨的说理,逐一分析了德国东方学基于《圣经》可以进一步发掘的三种创新研究方向,并提炼出德国东方学具有强烈的文本化与历史化倾向这一特点。
最后,在场师生就康德和《圣经》的关系、文本性历时性研究与空间性现实性研究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,讲座在友好的交流氛围中结束。

本次讲座内容详实,思想深刻,观点新颖,视野开阔,引人入胜。梁锡江教授在“18世纪德国东方学的创生”主题下的独到见解,史论结合,意蕴隽永,发人深省,在场师生备受启迪,受益匪浅,对于拓宽师生研究思路、提升质性分析能力具有积极意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