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洪深(1894—1955) 字成哉,号伯骏。江苏武进人。剧作家、导演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,中国电影、话剧的开拓者,抗战文艺先锋战士。1934-1936年任青岛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外文系主任。
洪深于1934年8月来到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,于1936年10月离开回到上海。他在这短短的两年间,做了不少的工作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洪深,字成哉,号伯骏,1894年12月31日出生于江苏武进,1955年8月29日在北京病逝。他博学多才,是一位高产的剧作家、导演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,中国电影、话剧的开拓者,抗战文艺先锋战士。他一生共写了36部电影剧本,44本话剧剧本,导演了59部电影、话剧,写了10多本电影戏剧理论著作和40篇论文。他曾编办过10种文学、影剧杂志、报纸副刊和丛书(包括与郭沫若、郁达夫、矛盾、叶圣陶等人合作的)。他先后在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等6所名牌大学从事外文教学30年。
1932年,赵太侔接替杨振声出任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校长后,继续奉行杨振声的广揽人才的方针,增聘专家学者,充实教师阵容,因而出现了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与北京大学争聘梁实秋的难事。后经梁实秋的大力推荐,赵太侔的诚心邀请,加之赵太侔的夫人、著名话剧演员俞珊等人从旁劝说的情况下,洪深情不可却地来到了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,接替梁实秋担任了外文系的主任。
当时,洪深已是文艺界的名家,但没有一点儿名家的架子,为人慷慨,宽宏大度,平易近人,穿着也很随便,所以很快与同仁们混熟了。在系办公室里,只要有洪深在,便很快热闹起来。话题多是由他开头,大家高谈阔论,古今中外无所不谈,连别系的人也加入进来。有时在谈话中,别人顶撞了洪深,他从不恼怒,从不伤感情。
洪深一来到山大,便给外文系四年级学生开了《浪漫诗人》《大学戏剧》《小说选读》等课。他讲课有自己独特的风格,不是照本宣科,而是在讲好课文的前提下,着重于结合现实社会,重在实际的应用。在讲授戏剧课时,洪深曾说:“在戏曲方面,我的大半生经验,一个钟头就可讲完。但重要的是怎样去实践。”
洪深为了打破学生只知埋头读书的死沉气氛,他倡议创办了山大剧社,开展课余戏剧演出活动,活跃了学生们的文娱生活。由他导演和主持演出的著名话剧《寄生草》(即《少奶奶的扇子》),不仅在校内演出,还到市里去演出,获得了校内外的广泛好评。他还对进步的“海鸥剧社”作了大力的指导、保护,使中共地下党支部通过剧社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。
洪深不仅是话剧戏剧家,也是京剧的行家里手。他在大力推动新剧的同时,也非常热爱京剧艺术,并且对京剧有深刻的研究,还能扮演角色演出。当时,他和俞珊都参加了青岛著名的京剧票友组织——和声社。有一次,在3003新葡的京集团网址的晚会上,洪深粉墨登场,在京剧《打棍出箱》中扮演范仲禹,他用脚踢起的帽子,恰好戴在了头上,博得了一个满堂彩,可见他的京剧艺术功底。
当时,青岛的文化生活很贫乏,被称之为“荒岛”。为了改变这种状态,于1935年7月的一天,洪深和老舍、王统照等12位文化名人,在一次聚餐会上决定,筹办文学期刊《避暑录话》,于7月14日正式创刊,随青岛《民报》发行,每周一期。这个刊物的名称是洪深起的,目的是借“避暑”之名,能够说出心里话。刊物的发刊词也是洪深起草的。《避暑录话》虽仅仅出刊了10期,但是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,纷纷汇款订阅。
洪深在授课之余,继续进行文艺创作。他于1934年在山大完成了电影剧本《劫后桃花》。它描写的是德国侵占青岛后发生的一个故事,“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历史。揭露了……这群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效劳的汉奸的无耻嘴脸。”1935年,明星影片公司将此剧拍成电影,由著名影星胡蝶主演,放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,被誉为历史的照妖镜,青岛历史的写真。
后来由于赵太侔辞去了山大校长,洪深也随即辞去了山大外文系主任之职,从青岛回到了上海,继续从事电影、戏剧活动。
(以上内容来自《山大逸事》P51)